每年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World Ovarian Cancer Day,WOCD)”,由世界卵巢癌聯盟于2013年發起并設立,旨在推進公眾對卵巢癌的了解,增強患者的抗癌信心,呼吁社會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愛護。2022年5月8日,是第10個“世界卵巢癌日”。
卵巢癌為什么是“沉默的殺手”?
卵巢癌有哪些癥狀?
1. 卵巢癌發病隱匿,早期癥狀并不明顯。
2. 晚期主要癥狀包括腹脹、腹痛、腹腔積液、納差、易飽腹感等,如累及膀胱、腸道還會出現尿頻、尿急、排便習慣改變等,部分患者有消瘦、貧血等惡病質表現。功能性腫瘤還會出現月經不規則或絕經后出血。
日常生活中出現持續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腹部腫塊以及胃腸道反應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哪些方式可預防或篩查卵巢癌?
哪些人更易患卵巢癌?
卵巢惡性腫瘤的組織學類型較多,不同類型惡性腫瘤的好發年齡不同,生殖細胞腫瘤好發于青年女性(<20歲);交界性腫瘤好發于30~40歲左右的女性;卵巢上皮性癌是最常見的卵巢癌類型,常見于50歲以上的女性。對于卵巢上皮性癌,高危因素包括未育、未產、初潮過早、絕經過晚、不哺乳或使用促排卵藥物等,還有部分卵巢癌具有家族遺傳性,近親屬中有罹患乳腺癌、卵巢癌、輸卵管癌或腹膜癌等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風險遠高于普通人群。
得了卵巢癌怎么辦?
卵巢癌患者70%發現時即為晚期階段,評估后可完全切除肉眼病灶的患者需行經腹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術后給予化療;評估后無法完全切除肉眼病灶的患者,需先行3~4周期新輔助化療,評估后再行經腹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術后給予化療。而對于偶然發現的早期患者,可行卵巢癌分期手術,術后給予化療。約70%患者在術后3年出現復發,復發后可根據評估情況選擇二次手術或化療。
隨著治療理念的更新和新型藥物的出現,卵巢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較前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正規醫院接受醫生規范的全程管理,對卵巢癌預后改善至關重要。
此外,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新型抗腫瘤藥物也會對預期壽命的延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幫助。 得了卵巢癌,還能生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