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認為,麻醉醫師僅僅是在手術過程中使病人無痛苦地進入睡眠模式,并在結束后使病人蘇醒的醫生。
其實不然。
麻醉醫師是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的“生命保護神”。麻醉醫師的水平高低,在手術整個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開刀去病,麻醉保命”。
麻醉醫師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面,需熟悉藥理學、內科學、生理及病理學,以及各種外科手術特點,并且要具備在手術過程中處理病人各種生理和病理變化的能力。
◆手術進行前,麻醉醫師要評估病人的用藥條件,并根據病人當前的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制定相應的麻醉方案。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要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監視病人的生命體征,并及時處理各種異常情況。
◆手術結束時,麻醉醫師要及時調整各種麻醉藥物的使用,使病人很快恢復意識或脫離麻醉狀態。麻醉醫師不但要使病人在手術過程中保持舒適的狀態,而且麻醉醫師有責任為病人解除術后引起的長時間手術傷口疼痛。
中國麻醉周,為所有默默付出的麻醉醫師致敬!
3月28日—4月3日是“中國麻醉周”。今年麻醉周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關注麻醉——無我,手術曾經痛苦難耐;有我,安全無痛得以保障!
“中國麻醉周”是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CAA)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定于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為“中國麻醉周”,用以提升公眾對麻醉學相關知識的認知度、確保圍術期安全、改善患者診療和圍術期舒適度、加速術后康復等。
麻醉只是“打一針、睡一覺”嗎?以下您關心的問題,專家幫您解答。
?
孩子進行麻醉手術對智力記憶力有影響嗎?
目前,麻醉在手術當中已經是廣泛應用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擔心,麻醉手術,尤其是兒童青少年進行麻醉手術,會對智力、記憶力造成影響。真的是這樣嗎?
專家認為,老百姓說的半麻,其實對于任何一個個體,不管他是零歲,剛出生的還是三歲還是多大的年齡,對中樞肯定是不會產生影響,因為藥物不會進到腦子。全身麻醉藥物的確會進到腦子的,不管你是小孩還是成人,但目前的臨床證據沒有顯示會對小孩造成嚴重的智力缺陷,哪怕是很明顯的智力缺陷都不會有。
多次全身麻醉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嗎?
有一些手術,比如像無痛胃腸鏡,過幾個月就需要復查再做一次,那么像這種多次全身麻醉,又會不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呢?
專家認為麻醉藥的半衰期很短,患者醒過來基本上它的作用就消除差不多了。所以,再接著開始它不會有疊加效應,反復麻醉對我們身體沒有危害。
手術患者麻醉前出現心理應激反應怎么辦?
還有很多人在手術麻醉之前會緊張、害怕,擔心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甚至會出現心理應激反應。這時應該怎么辦?
手術患者麻醉前的心理危機不可避免地導致手術患者產生比較劇烈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如術前1天甚至數天睡眠質量差,心情復雜、煩悶、健忘、暴飲暴食等。這些反應過于強烈,可對神經、循環及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嚴重干擾手術、麻醉的順利實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醫務人員提示,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對手術的認識,有利于麻醉和手術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