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是冬日里最「治愈」的養生方式:
睡前倒上一盆冒著蒸汽的熱水,
把腳緩緩伸進水里,
就能驅散全身的寒意和疲憊。
除了泡腳,人們還熱衷于五花八門的足部保健產品。其中,足底穴位襪、玉石按摩鞋、排毒足貼等由于使用方便,備受推崇。
足底穴位襪,取穴難精準
腳掌部位寫著“肺”,腳心部位是“小腸”,一雙襪子被印上人體不同器官,想養肺就戳一戳“肺區”,養肝就戳一戳“肝區”……
這種號稱通過按摩各種器官反射區就能養生的足底穴位襪,在各大網絡平臺熱銷。
解讀:穴位在每個人身上的位置千差萬別,比如“1寸”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較高的人“1寸”比較矮者的“1寸”長,由身體比例決定。
想簡單通過一雙穴位襪取穴,很難實現精準。在此基礎上進行穴位按摩,難以達到保健效果。
玉石按摩鞋,可能傷肌腱
市面上有各類材質的保健按摩鞋,造型類似拖鞋,腳底有凸出的按摩鍵,材質以皮料、鵝卵石、玉石為主。
商家號稱,每天穿著可按摩足底,起到活血通絡、改善睡眠等效果,特別受中老年人喜愛。
解讀:偶爾踩踩凸起物,確實能按摩腳部。
但中老年人皮膚較薄、末梢神經不敏感,長時間踩踏鑲著鵝卵石、玉石等硬物的按摩拖鞋,容易硌傷皮膚和骨骼,導致韌帶和肌腱損傷。
體重較大者長時間穿這類按摩鞋,還易引起足底軟組織勞損,致使足弓變形。
排毒足貼,只能排點汗
“只要在足底貼一貼,人體內的毒素和濕氣就會被慢慢排出?!薄案哐獕?、便秘、風濕性關節炎,只要堅持用足貼,就能被治愈?!?/span>
排毒足貼成為不少人的保健新寵,貼上后肉眼可見排出的黑色“毒素”,讓大家對其療效深信不疑。
解讀:事實上,足貼并不能排出體內的濕氣和毒素。
之所以會呈現黑色印跡,是因為足貼中含有竹醋,遇熱、遇水、遇到人體汗液就會變黑。大家不要被這種能排出“黑色毒素”的保健足貼蒙騙。
最靠譜:泡腳加按摩
腳底有豐富的末梢神經網及毛細血管、淋巴細胞,有全身的反射區,常用熱水泡腳加適當按摩才是最靠譜的護腳方法。
?1. 溫度:40℃左右最佳
泡腳水溫度以40℃左右為宜,腳上繭較多的人,水溫可以適當高一點。
小孩皮膚嫩,水溫要低一點;糖尿病患者腳部皮膚不敏感,水溫也要低一點,避免引起皮膚燙傷。
2. 加料:幾味藥材效果好
泡腳時加入一點促進氣血運行的中草藥,如紅花、當歸、三七、川芎、丹參等,效果更好。
●泡完腳后用雙手掌心輪換著按摩揉搓足部,有助活血通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建議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鐘左右,力度適中即可。
泡腳時愛犯的錯,你中了幾個?
靜脈曲張不僅會讓腿腫、腳腫,腿部靜脈也會擴張(血管變粗了)。這時如果患者用熱水泡腳、泡腿,靜脈血管“熱脹冷縮”,會導致血管進一步擴張,讓下肢充血加重,病情更為嚴重,這就是俗話說的“越泡越腫”。嚴重者會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導致腿部皮膚色素沉著。
兒童
兒童泡腳是特別需要注意溫度,更不能頻繁泡腳!
如果經常用熱水(燙水)給孩子泡腳,會給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過于頻繁的話,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糖尿病足或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
糖尿病足或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可以用溫水洗腳,但不能用熱水泡腳!
一般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腿腳的神經病變,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覺得很燙的水溫,他們未必能感覺出來,可能還會不停地加熱水,很容易造成燙傷。一旦被燙傷后,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護理,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糖尿病足或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用過熱的水泡腳會增加足部的耗氧量加重足部缺血缺氧,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截肢。